|
【聚焦热点】张华:习近平博鳌讲话凸显“四种情怀” |
文章来源:知识性团队
|
点击率:2827 |
发布日期:04-04 |
|
【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 |
【视力保护: ■ ■ ■ ■ ■ ■ ■ 】 |
|
3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以“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为题发表主旨演讲,集中阐释了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立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看法,也充分彰显了“习式外交”的人文、国际、战略和责任情怀。
人文情怀
国际政治是实力政治,更多地是赤裸裸、硬邦邦的较量和比拼,很少有人文关怀。在中国外交史上,在重大节庆活动上,也很少有人提及某些不愉快的事情,以免破坏了现场气氛。但近年来,中国外交悄悄发生了变化,增添了更多的人情味。
习近平主席在正式演讲之前,首先提及3月24日德国之翼航空公司4U9525航班不幸坠落的消息,并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死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所有死难者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此外,在演讲中间,还针对刚刚过世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表示了敬意,认为其是“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为亚洲和平与发展以及亚洲同世界的交流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这种不忌讳在重大盛典中提及令人悲伤事情的做法,彰显了中国政府更多的悲天悯人的一面,彰显了“人类共同体”的情怀。
同时,随同习近平主席出席博鳌论坛的彭丽媛则邀请出席博鳌亚洲论坛的部分外方领导人夫人参观了富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海南村庄,向外国友人展现中国的优秀文化,进行了一次“文化外交”和“夫人外交”。
国际情怀
习式外交的国际情怀不仅体现在对国际局势的深刻准确把握上,更在于能够用国际化的、在地化的表达方式说到各国的心坎上。
在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上,习主席深刻地指出,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同时,又指出世界形势存在的严重问题,包括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主要经济体走势和政策取向继续分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突出,也包括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很大。这种辩证而深刻的观点深孚众望。
同时,习主席又善于利用各国和各地区的语言来阐释问题。在形容合作共赢时,习主席引用东南亚的俗语“水涨荷花高”,非洲的语言“独行快,众行远”,欧洲的语言“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以及中国俚语“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种接地气的讲法获得了与会国成员的高度认同。
战略情怀
习主席的战略情怀集中表现在关于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四个“必须坚持”既延续了中国历代领导人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等等,同时又针对当前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要实现综合的、可持续的安全。四个“必须坚持”既强调传统的政治、军事合作与交流,如摒弃冷战思维、尊重各自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也强调经济融合、文化共享,如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东亚经济共同体和倡导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此外,习主席还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中国实现发展目标的道路选择。习主席指出,任何国家试图通过武力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都是要失败的。中国将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责任情怀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领导人和各族人民的戮力奋斗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果。当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对亚洲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将带来巨大的市场、增长、投资和合作机遇方面的潜力,未来5年,中国进口商品将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发展了、强大了,要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合作、共同发展。这既是中国持续发展的保障,也体现了中国领导人的责任情怀。中国最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同时,中国坚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和发展观,希望实现“亚洲命运共同体”。
中国也在为此做出持续的努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并发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这正是中国责任情怀的集中展现。(作者:张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为中国台湾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与作者。
|
|
|